编辑注:这篇文章除四个一级标题和少数标点符号外,都是彭新沙当年日记的摘抄,原汁原味,基本上未作改动,但根据一级标题的不同进行了相应的布局调整和内容删减。
作者前言:公元1980年8月——1981年12月,我们三个湖南“伢子”:黄河﹑蔡德容﹑彭新沙在成都科技大学78711班度过了难忘的一年多“留学”时光。在此期间,我们受到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欢迎﹑无私帮助以及无微不至的细心照顾,始终生活﹑学习在温馨和谐的浓厚氛围之中,使我们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段永难忘怀的美好记忆。值此78711班毕业30周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谨以这篇短文献给亲爱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非常感谢您们当年及以后为我们付出的关爱﹑辛劳和汗水。这份师生爱﹑同学情﹑川湘谊将随着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而历久弥新,永存我们心底!同时,也借此纪念已不幸逝世的亲爱的黄河同学。
首尝蜀道之难
1980年8月31日,星期日,晴
1980年8月27日下午6:05分,我和黄河﹑蔡德容一起登上了长沙--北京的2次特快列车,开始了前往成都求学的旅程。妈妈﹑哥嫂﹑姐姐都来送行(爸爸因为出差无法前来)。路上时间两天,中途在郑州转车,8月29日下午2点到达成都火车北站,随即雇车把行李运到成都科技大学,于当晚就安排好住宿,第二天我们已经高高兴兴地漫步在成都街头了。
此次行程车票太紧张,我们只买到了站票,路上一直没有找到座位,只能倦缩在过道里。因为车上人太多了,简直不好如何形容,而且每到一站总是上来的人多于下去的人。由此可见我国铁路运输落后的程度之大!(恰好刚刚从一个资料上看到,我国的铁路长度为5万多公里,居世界第五位)我们三人大部分时间只能站着,因为过道里总有人走动,而且还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行李,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所以一路上基本上没有睡觉,疲倦之态尽显无遗,弄得非常狼狈!当列车经过4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在大家的翘首盼望中终于抵达目的地时,我们那颗悬着的心才落下来,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但是人也几乎晕倒在地……
成都初步印象
1980年8月31日,星期日,晴
8月30-31日,我们连续两天都上街,游览了几条街道,到了成都商业繁华区——春熙路及人民路﹑红星路﹑解放路等,买了热水瓶﹑草席及其他生活用品。初步印象:成都是一个带有旧式风味(主要就建筑而言)、地势平坦、市区面积广阔、商店星罗棋布(尤以饮食店为多)、自行车多、人们穿着朴素的城市。就在成都科技大学校园不远,锦江宛如一条彩练流过。望江公园以她高耸雅致的望江楼和茂密幽雅的青竹吸引着我们。
我们住读的成都科技大学,校园绿化很好,建筑物的布局也比较规则,各种设施还算完备,尤其教学楼主楼,是一幢别具一格的带有浓郁古典色彩的庙宇般的建筑,在校园绿树花丛的簇拥点缀之下,显得不同寻常,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里排球网﹑排球场地之多,比起湖南来简直是汗牛充栋,可见四川排球的群众基础之广泛扎实。食堂伙食也带有各食堂相互竞争所造成的明显痕迹——菜的品种﹑价格﹑口味﹑服务态度,都比我们中南矿冶学院食堂要高出一筹,可惜的是一天只能吃到一餐大米饭。幸亏我一向不太挑食,面食也习惯了,所以不成大问题。相反我觉得正好调节了食物构成,而这种构成从营养学角度讲,比尽吃大米饭要科学。
校园生活点滴
1980年10月15日,星期三,多云
(注:这篇日记是我写出的一篇通迅稿,准备寄回中南矿冶学院,原文标题为:“蓉城学习情况点滴”,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二级标题未作改动)
我们三个同学于8月底奔赴成都,寄读于成都科技大学政治理论师资班(政治经济学专业),与他们一道学习专业课。自9月1日开学至今,时逾40多天了。现将在这里的学习情况及点滴见闻向矿冶学院老师和同学们作一简单报告。
川大听课,名师讲学
四川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享有盛誉,与成都科技大学仅相距咫尺之遥。我们刚到科大,就遇上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胡岱光教授前来讲学,内容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正好是我们本学期开设的经济学说史中的一部分。因此,每星期一﹑五下午从2:30-5:30,我们都在川大听课。胡岱光教授是专门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著名学者,他的讲课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而又照顾全面,能够较快地被同学们所理解。前往听课的不仅有川大经济学系的学生,还有四川省计委﹑经委的干部及许多从事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干部﹑教师。短短几星期之内,胡岱光教授就以其丰富扎实的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构成的既错综复杂﹑学派繁多又脉络分明﹑对比强烈的全景图,使我们在认识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对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茅塞顿开”,眼界豁然开朗。
潜心攻读,获益非浅
马克思花费40余年写作的《资本论》,是一部十分丰富而又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今天,结合四化建设的实际学习她,对于搞好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学期,《资本论》是我们的主课,也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安排的学时是各门功课中最多的。加上《资本论》是一部逻辑严密﹑思想深刻﹑典籍浩繁的巨著,很不容易读懂。但是我们知道,不经几番寒窗苦,哪来梅花扑鼻香。只要肯钻,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因此,我们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的方法和原则,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逐句逐段,有时甚至是逐字地推敲思考﹑讨论请教,终于跨出了胜利的步伐,现在已经学完了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这是《资本论》最复杂最困难的部分)。通过这些学习,一方面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这些原理的认识,特别是学习了马克思严肃的科学研究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他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未完待续)
No post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