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青藏高原,大家眼前可能马上会浮现出蓝天白云下巍峨庄严的雪山和前面绵延起伏的山岗和草原。大家想象中的这些图像大多会像一幅幅美丽的彩色照片,也会像一幅幅色彩饱满的油画。
云水是西画出生,也画油画,却选择用不讨好的白描来画青藏高原。他不用色彩,不用机理,只用线条。一维的线条里不仅看得到二维的笔触,三维的体积,更有无处不在的运动,旋律,和谐。
这是云水的另外一幅写生《塔巴寺》。
下面是些局部。(在手机上可以点击这些图以后放大看细部)
上面这个局部中远山的线条同时包含了山石和植被。不仅有很强的笔触感和三维体积感,一道道的山梁构成的走势也有很强的运动感。中景裸露的山坡用的线条比灌木和远山少。一方面和其它部分形成明快的疏密对比,另一方面如同海浪一样的波动充满节奏感和旋律感。如果仔细看,云水这些写生画每个局部都像在吟唱一篇流畅且层次丰富的乐章。
上面这个局部里的山坡地形和植被也像海浪一样向上涌动。这些线条凑近了仿佛密密麻麻卷曲扭动,稍微退开一些就可以看到一组组在整体上配合呼应。这些线条组因为植物和山体的不同而不同,但密而不乱,变化却又和谐。和我们后面的讨论有关,你不妨仔细体会这些线条每一组都有很多共性,比如方向,弯曲,大小,疏密等。下面的几个局部也是一样。
我对云水这些写生画很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来自于他这些大量重复的相似线条和相似形体。他的这种画法很好的体现了大数定律和审美体验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对称、平衡、运动、旋律、和谐、变化、对比、一致等这些视觉艺术中大家公认的形式审美原则。老师们总说,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可以提升一幅画或者一个设计的美感。
虽然哲学家和美学家们对什么是美、美感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让人认为某些事物是美的、人在审美时头脑和思想中经历怎样的过程等问题呱唧了几千年,大家现在都接受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和动物在视觉和音响上有天生的审美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也能有美的感受。(当然,教育和实践可以提升我们对美的体验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不在这里深究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其实达尔文当初不仅提出了生物进化的适应选择理论,也提出了生物进化的配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不仅会顺应生存需要,也会顺应审美追求。不然很多动物就没理由长得那么漂亮。虽然这个配偶选择理论一直不被广泛重视与接纳,2017年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理查德·普鲁姆(Richard Prum)出版了《美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Beauty),又重提达尔文审美驱动的配偶选择是和生存适应选择独立且并存的进化机制。
美国作家迪萨纳亚克(Ellen Dissanayake)在她的《人类审美:艺术从何而来》(Homo Aestheticus: Where Art Comes From and Why)一书中也认为艺术是人类物种出现、适应和生存的核心机制;审美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艺术是我们物种的基本需求,就像食物、温暖或庇护所一样。这也是说人类天生就是审美的和艺术性的动物,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动物本性使然。
既然审美能力是人的如此重要的本能,当然大家会问这种本能是怎样产生怎么发展的,为什么人人都觉得西施美,而有些人却只能在情人眼里才可以比西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科技手段被用于美学研究,比如新兴的神经美学。神经美学用神经科学来解释和理解神经学层面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过程。神经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美感的产生是一个涉及感官和大脑处理的神经内分泌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纯基于物理属性的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图像对比。我们的大脑在这个进程中用不同的区域接受处理视觉感官转化后的信号,然后依次激活不同的区域,最终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体验。有实验建议这些处理后的信号和激活的机制很可能都是原来的对象模糊化后的反映。实验也告诉我们不同对象的美感可能对应于不同区域的活跃。
神经美学的这些理论的基础当然在于视觉器官和大脑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功能区域的激活。而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不同时间的内容,状态和机制自然就是科学家们关心的对象。神经美学理论虽然还没有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但它还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一些数学原理在审美体验中可能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和美感有关。几乎所有关于黄金分割的文章都在努力给我们展示过去的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如何包含了这条法则,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黄金分割会带来美感。同样的,虽然几乎所有的美术教材都会提到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却一样没有给我们解释为什么这些原则会给观众带来美的体验。
但是近年一个对黄金分割产生审美体验的解释也许就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杜克大学机械工程和材料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让(Adrian Bejan)提出,我们的美感和视觉信号处理的效率有关,具有黄金分割的图像最容易被人眼把图像信息通过视觉感官传送给大脑,因此满足黄金分割的构图更能够带给我们美感。另外,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几位科学家也发现,当改变具有黄金分割比例的雕塑的比例的时候,观察者大脑中对应于美感体验的区域的活跃程度会降低。也就是说当信息处理的难度增加时,美的体验降低!
贝让这个关于黄金分割的审美体验的观点让我们有理由把“美”和“容易被处理的信息”等价。这一点其实符合我们到目前为止对所在的这个世界的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省“的就一定要”省“,最”好“的常常就是最”省“的。比如物理学中著名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最美的对应最省事的信息,似乎非常天经地义。如果从这个角度回头再看前面那些形式美的原则,我们会注意到它们其实是说这样一件事:和单独的视觉元素带来的美感相比,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视觉元素之间有组织、有结构、有关系。这就是要有规律!统一与对比,和谐与变化,节奏与旋律,对称与平衡。。。这些形式美的审美原则的共同点,就是化无序为有序,变无关为相关,最关键的,这是要把视觉信息化繁为简!这些形式美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把无数的视觉元素包含在一些简单的视觉现象和心理感受中。建立和强化视觉信息中的关系,自然会让一幅画上的点、线、面、形、明暗、深浅、色彩等视觉元素的信息量减少,更容易被我们的视觉感官和大脑接受和处理,从而更容易激活我们美的体验。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欠缺和谐的信息显然只会加重视觉感官和大脑的负担,从而降低美感的激活。
再看云水的写生画,他用不同的笔触和这些笔触的组合告诉我们哪些是蓝天白云,哪些是山脉,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建筑,或者是什么样的植物什么样的山岩。很多时候这些信息也是在抽象比较以后才明确。他能否让我们容易的抽象出这些信息就是他笔法被理解的难易程度。这又影响我们对他的笔法和画面产生美感的程度。云水用笔虽然繁复,但是因为他的掌控,这些笔触的组合在视觉上给我们传递的这些质感、动静对比、流动的旋律和节奏、整体的和谐等仍然非常显著鲜明。我们可以很容易感受到那些山脉和植被的走势,那些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呼应,那些各种组合的疏密和对比。如果闭上自己的眼睛,你会发现你脑海里留存的图像,不是再是千万笔孤立的线条,而是已经被自己消化加工后细节模糊的整体性场景和动态。你体会到的美感,就在那些构图布局,走势、运动、旋律、对比中。
云水之所以可以用大量重复的笔触和它们的组合来传递这些审美规律,正是因为自然界满足大数定律这个法则。大数定律是概率论、统计学、理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石。它说如果一个“事件”大量重复出现,那么它自身的规律就会表现出来;重复越多,规律就会越明显。比如在绘画上,训练有素的画家们可以非常好的从整体构图到笔触线条用色的不同层次上控制画面上的各种元素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比如他们可以准确地控制笔触的形态、机理、体积、方向、变化,色彩,距离、比例;他们可以很好的用笔触、线条、形体形成的新的组合,让这些组合演化出更多的变化;他们可以很好的控制画面的轻重分布,色彩的冷暖变化和对比。云水的风景画,几乎处处都表现出这种掌控。大数定律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重复来构造变化中的规律,也保证了这些蕴含在画面中的性质可以表现出来,被我们的感官接受。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类似的方式,在不自觉中应用了大数定律的原理来营造和强化自己作品的美感。比如下面中央美术学院王镛教授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姜宝林先生的山水画:
一幅形式美原则运用得好的作品,常常能让观众自觉和不自觉地感受到运动、旋律、和谐、变化、对比、对称、平衡等审美规律。单独的视觉元素被融汇成相互关联和有序的信息以后,会更容易通过我们的感知器官在大脑中被传递被处理,更容易激活对应的审美体验。所以,理解了大数定律的原理,可以节约我们很多摸索尝试的时间,让我们更好的把握画面上的视觉元素。或者说我们可以通过大数定律更好的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性质,理解这些审美原则的原理,理解美的感受的来源,从而让我们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美的体验。
也许有人会问有的作品明明就是有意在破坏”规律“,落笔用色整个乱糟糟的,为什么还是有美感?比如梵高的麦田,笔触就很奔放很潇洒很自由。这很简单,表面的乱并不代表没有规律。规律是对具体的属性而言。比如方向乱不一定长短就乱,长短乱不一定粗细就乱,粗细乱不一定色彩就乱。如果你看云水的画,凑得太近你也会觉得很乱。你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条线,但是退开一步,再观察这些线条的弯曲程度,形态、长短,方向等。如果用恰当的参数来描述这些线条和形,你就会发现它们非常有规律。同样的,梵高的笔触粗看很潇洒,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各个区域或者对象的笔触的运动方向和长短大小,那也是非常讲究非常有规矩的。如果你能近距离看原作,你就会发现梵高的落笔其实非常细腻,精准和谨慎。
最后,我们放几张这两天云水在路途中分享来的照片:
(未完待续)
No post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