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四年的12点预期及分析(2)

预期三: 特斯拉股价将下挫。

特斯拉(TSLA)是一只主力的技术股,在目前很多ETF中,它所占的比例不小,与苹果、英伟达、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技术巨擎比肩。但它又是一只相当不稳定的股票。仅在2024年一年之内,上半年它股价一路下滑,到4月中旬跌至每股约$130的低点,后来在震荡中有所回升。自从11月初川普胜选以来,股价便如乘上了火箭,急速上涨到如今的每股约$440。这样的增长,以近两次财务报表业绩较好,是不能充分解释的。

跟半年前相比,特斯拉的技术有什么飞跃吗?市场的认可度增加了很多吗?投资者对公司的性质有什么新的领悟吗?主要竞争对手消失了吗?都没有。投资者愿意出高价买它,接受高的P/E,是因为马斯克,因为他与川普的关系。说白了,这好像是一只川普股票。

川普能够给他什么呢,他可以给企业减税,减少监管。可是他也会给通用、福特这些传统车企同样的好处。而且,一旦像他宣称的那样,去掉对EV的税务补贴,再提高海外生产的特斯拉(若进入美国)的税率,特斯拉的竞争力将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美国不是一个“绿色”的国家,川普也不是绿色的总统(”drill baby drill” ,呵呵),共和党的基本盘更不是绿色的。虽然在美国新生产的汽车中,新能源车已经占份额的6.8%,但如今在路上跑的汽车中,电动车只占0.86%。传统燃油车至今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如果再去掉税务补贴,电动车的情况就更为严峻。开电车省出来的钱,就被高几千至上万美元的EV车价格冲销了。大多数美国人不在乎什么绿色不绿色,要的是便宜和方便。

说到方便,电动车要被更广泛接受,关键有赖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出现大的突破,即在成本不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电池的能量密度明显增加,以及/或者充电时间的大大缩短。如果电池能量密度很大,一次充满电后能行驶几千公里,那么也许充电站遍布的要求就不那么紧迫了,同时快充的要求也不那么紧急。如果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能有大的提高,那么现在努力追求的“快充”,即5分钟以内充至80%,对EV消费者就特别有意义。然而,快充牵涉极高的电流,现有的充电设施或不能使用,而且它有可能涉及安全(如过热失火等)问题。

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快充技术,现在都还处于研究阶段。能够成熟应用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正逐步转型,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丰田、通用、福特、现代等汽车大厂都开始生产EV(且不说比亚迪等中国厂家),这些厂家从技术上看并非全面明显落后于特斯拉。另外,目前在美国销路最好的插入式混动车(plug-in hybrid),是油电皆用的,它在短途只用电,但又不用担心充电站的问题。特斯拉没有内燃机技术,所以完全不能生产这类广受欢迎的产品。

总而言之,在未来几年,在电池和充电技术没有实际突破的情况下,特斯拉又面临着其他生产厂家更大的竞争,因此其120的P/E是不合理的。即便是正常期望值,也会导致股价回归“正常”,且不说未来财务报表可能miss expectations,以及川、马之间的关系可能生变,进而引发投资者的心理效应。

预期四: 股市将出现较大调整,但长期看好。

先把预测放在前面:我认为未来4年会有一次20%左右的调整和若干次5-10%的回调。如果没有回调而S&P 500 迅速升至7,000点,则可能会摔得很重。

美国现在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不错:2024年GDP增长率2.5%,通胀降至3%左右,失业率4.2%,由于美国的创新活力和人们对AI前景的看好,大量投资涌向美国。联储2024年3 次降息,再加上川普在11月初的大选中获胜有利于减税和去监管…… 所有这些,都让投资者充满信心。过去的一年里,S&P 500 上涨了约26%,达到6,000点左右;Nasdaq 更是上涨了约35%,一度超过20,000点。

在股市上,人是贪婪、非理性和情绪化的动物,总是希望涨了再涨,尽快挣足N米成为人上人。然而股市归根到底是被生产力支撑的。去年8月初股市回调的时候,我发过一篇文章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08/2105.html ,聊到“巴菲特指标”(Buffett Indicator)和股市overvalue的问题,这里不再重复。另一个反映价值的指标是市盈率P/E。传统上整个股市的市盈率平均水平在15左右。最近这二、三十年因为技术革命,增长股增多,平均市盈率略微超过20也不认为是什么问题。然而,2024年末,这个值高达29.6,的确是比较危险的高值。2000年初,当纳指的平均市盈率接近30时,Barron’s 作出预警,但没有人听,结果不久就崩盘了。

今天与25年前是有某些共性的,除了上面说的股价相对过高这个危险因素的共性之外,另一点共性却正向的,即都碰上了几十年一遇的新技术增长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即便市场有波动、有调整,股市“长期看好”的原因。上一次的增长点是互联网和.com,这一次是AI和量子计算机,特别是刚刚发端的generative AI 和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今天的AI热与25年前的股市疯涨还有一个类似之处,那就是处于初期的一项新技术往往良莠不齐。今天AI和量子技术也是这样。它给不同公司带来的效益不同,有的挣钱,有的烧钱但放眼未来,有的烧钱但无前景。因此也有一个优胜略汰的过程。如果不久的将来股市出现了大调整、硬着陆,我看其谷底倒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只是大家都不希望有这样的腥风血雨。联储也不希望这样,于是12月18号勉强降息一码后,Jerome Powell马上释放2025年降息节奏放缓的信号(可能只有两次。)看来联储也在进行艰难的平衡。

真的不要太贪。如果未来的四年里,大盘每年能上涨10-15%,就好得很了!比大涨后落入谷底要好得多。


我的其它文章

No post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