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事件之我见

起诉莫言事件再一次引爆国内左右的一场混战。右派的话语没什么新意,与方方当年回怼那些看不上她言论的B站年青人的话语很类似,无非就是愚民、文革余孽、毛左、底层的堕落之类的词汇,凸显了右派精英们对草根阶层的蔑视和自我优越感。而左派的反击的重点在反话语霸权和作品内容上,毕竟改开后,在反极左的大背景下,右派把话语权发展成了话语霸权,而左派基本丧失了话语权,更别提话语霸权了。

以前我一直认为左派比较粗暴,只会发脾气,谩骂和抬杠,现在情况似乎反转了,右派们脾气比左派还大,而且还很霸道,语言一点不比左派优雅,似乎变成了曾经焦虑的左派。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屠龙者最终变成了恶龙。

我对莫言没有什么固定的印象,搞不清他到底属于什么派。他的小说我以前没看过,他得诺贝尔奖后我才在网上看了《生死疲劳》,也没看完,大概看了一多半吧。这本小说给我的感觉是模仿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文字很流畅,也很罗嗦,读的时候能想象莫言写作时一定很嗨,因为小说给我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据说莫言写小说很快,一部长篇个把月就写完,也许他就是下笔如流水的那种作家吧。小说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也没啥新意,和方方的《软埋》以及余华的《活着》类似,将革命用荒诞的故事进行解构。当然,莫言不一定是刻意如此,也许就是赶时髦,当时的主流作家不都是这样写的吗?

在这里我不想为革命进行辩护,毕竟任何革命过程都有荒诞、荒谬和极端之处。我只想说,法国大革命出了个罗伯斯皮尔和拿破仑,但法国人只是对革命的血腥和过度的暴力进行反思,并没有否定法国大革命。这就像很多反战的电影,反的是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摧残,但没人反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人文关怀是一个作家的良心,而只有政治立场没有悲悯心的作家,往往写不出好作品,因为很容易把作品变成了宣传品。

莫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根本无法判断,我只能从网上流传的视频和别人的讲述中对他的政治倾向有个大概的印象,其实这个印象也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锵锵三人行上有人揭发他,说他对毛主席口出恶言,可看他的一个视频讲座,对毛主席的诗词和毛主席的文章赞扬有加,对毛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也是肯定态度。谁能说得清到底哪个是真实的莫言?反正我是搞不清。

起诉莫言那个人,很明显是有些偏执的,这很符合历史上造反派的性格。不疯魔不造反。我个人是不主张用法律手段去解决思想问题的,即使成功了也是一种软暴力手段。思想问题靠别人是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的,自己不觉悟,别人说破嘴,打断腿也没用。但话语霸权要不得,因为这会激化两派矛盾,撕裂社会群体。老毛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左右都享有同样的话语权,才会平衡和弱化社会矛盾。可自从邓小平说了那句“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左”和“不争论”后一句定乾坤,禁止了左右辩论,共产党自己也不再务虚,埋头搞经济建设去了。其实这期间,右派并不是不争论,而是没人和他争论了,因为左派被封杀了话语权。可惜的是,右派掌握了话语权后并没有成功地引导草根,而是越来越背离草根群众,以至于公知这个本来应受人尊敬的称呼变成了一种恶名。这不能怪老百姓对公知的污名化,要怪只能怪右派精英洗脑不成功。其实从老毕骂毛事件的反弹我就发现了,草根群众已经积攒了太多的对精英阶层的不满。这不仅是因为精英阶层思想认识与大众的背离,主要还是因为在阶级上已经完全不同了,毕竟精英阶层也成了先富阶级。

人都是给脸上鼻梁的,右派建立了话语霸权后,就越来越极端,最后就演变为了极右。极右的表现就是彻底否定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将革命看成是一种倒退,毛时代的英雄人物都是假的,雷锋是宣传出来的,地主都是善人,贫苦农民都是暴徒,土地革命就是一帮泥腿子抢夺地主财产,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群匪徒和骗子。物极必反。正是这种极右思潮催生了左派,壮大了左派,很多本来右倾的人都是被这种极端的思想给推到了左翼。而起诉莫言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支持和声援,也是左派群众借此表达自己长期的不满。而莫言在这里不过是一个代表符号。

最近国内出现很多类文革事件,比如把清华、莫言和农夫山泉列为三害,对农夫山泉进行围剿,对清华大学冷嘲热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左右之争,而是带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争论和阵营对抗。而网络上汹涌澎拜的革命后面,流量大腕正在热火朝天地收割网民。在流量为王,皆为利往的时代,谁能分清哪个是坚定的左派和右派,哪个是趁火打劫蹭热度增流量的UP主呢?


No post foun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