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1)三首》
白居易
(一)
江南(2)好,风景旧曾谙(3)。日出江花(4)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能不忆江南?
(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5),郡亭(6)枕上看潮头(7)。何日更重游?
(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8):吴酒一杯春竹叶(9),吴娃(10)双舞醉芙蓉(11)。早晚(12)复相逢?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一名‘望江南’。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江南:这里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an1):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蓝草,其叶可制靛蓝染料。
桂子:即桂花。
郡亭:指杭州刺史衙门里的虚白亭。
潮头:钱塘江大潮的浪头。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的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或泛指美酒。
吴娃:泛指江南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美丽迷人。
早晚:什么时候,何日。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身于一个中下层官宦家庭。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中唐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因战乱等因素迁徙于符离(今属安徽宿州)和江南(今江苏和浙江)等地。白居易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800年)进士及第,803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盩庢(今周至县)尉、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等。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他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回朝后任主客郎中、知制诰,后加朝散大夫。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文宗宝历二年(826年)间,他先后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白居易晚年(约55岁后)大多居于洛阳香山履道里宅邸中,除短暂任河南尹之外,大多任太子宾客分司、太子少傅分司等高官闲职。武宗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白居易于会昌六年(846年)8月去世,享年74岁,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的诗在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留下了大量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而且这些诗作大多具有平易通俗,朴实真挚的特色。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流传千古的长诗名篇。白居易的作品在其生前就已享有盛名,广泛流传于各阶层,还远及西域、朝鲜、日本等地。白居易还是一位较早写词的唐朝诗人,他的几首小词也流传甚广。
白居易共有近3000首诗歌存世,为唐朝诗人之冠。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数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文集在白居易暮年被抄写五部,分存于庐山、苏州、洛阳及其侄子、外孙等处。《白氏文集》75卷中有71卷流传至今。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8
宋雨: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在青年时代是云游四方的。而白居易的人生轨迹似乎不太一样。其实,白居易早年也去过很多地方。他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被迫离开家乡了。如果依照今天地图上北下南的规则(东西不论),白居易的一生所生活的区域大致是一个W 型。白居易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在他童年的时候遇到中唐的兵乱,多名藩镇节度使叛唐独立。官军发兵讨伐,中原刀光剑影。白居易随家人南下避难。
唐风:他们在符离(今属安徽宿州)安家。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白居易还断断续续在江南的多个地区生活,投靠在那里的亲戚朋友,这些地区包括苏州、衢州(位于浙江西部,白父曾在此兼职)、杭州、溧水(位于今南京市南,他叔父在此做县令)等地。因此,白居易在青少年时期就对江南非常熟悉。
宋雨:白居易入仕以后,在长安及其附近做官十余载。然而他在44岁时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历时3年。被朝廷招还后不久后即申请外放,先后任杭州刺史2年和苏州刺史1年。白居易自57岁以后几乎一直生活在东都洛阳,任河南尹、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职,直至74岁去世。
唐风:从上述履历可以看出,白居易有两个时期居住在江南。前一次大约从10岁至20多岁,在江南多个地区生活,文字记录不详尽;第二次是白居易50-52岁和53-54岁时分别任杭州和苏州刺史。《忆江南三首》写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这时候白居易65岁,是他离开江南11年后的回忆。
宋雨:这组《忆江南三首》,第一首总体描写江南春色,第二、三首分别写杭州和苏州最难忘的情境。三首词分别独立,但又有一定的对照和呼应。这三首之中,我最喜欢也记得最清楚的是第一首。小时候只知道这一首,当时觉得它很美但太短,读完有余兴未尽的感觉。
唐风:其实大部分人也只知道第一首。它开头就是一句大白话“江南好”,然后进一步解释“风景旧曾谙”。注意“旧曾谙”中的“旧”字,我的理解,它主要不是指十几年前在苏杭做官的记忆,而是遥远的少年时代的回忆。那些记忆已经遥远,去过的地方又很多,有些具体的事情可能已经混杂或模糊不清了,但那个“好”的感觉即便是说不清、道不明,也依然是刻骨铭心的。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些江浙小地方如溧水、衢州的古诗词爱好者,他们知道白居易少年时曾在自己的家乡居住过,但很遗憾白居易只记得杭州、苏州了。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失落感。我认为在最为耳熟能详的第一首中,恰是包含了白居易对自己少年时代在江南各处的美好回忆。
宋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个对仗句选择了“日出”和“春来”两个风景美妙的时刻来说明江南“好”在哪里。“红胜火”和“绿如蓝”极具色彩感。“蓝”即蓝草,它可以提取靛蓝染料,它的根即中药板蓝根。“江花”二字,一种解释是江边的花朵,另一说是指江中的浪花。我倾向于认为是指真正的花卉,被刚刚升起的太阳照得火红。
唐风:我的理解不同。我小时候读到这首词,第一感就认为“江花”指浪花或粼粼波光。早上太阳刚刚出地平线的时候是非常红的,如外加朝霞就更红,水面的波涛的反光当然也很红。另外从字面上看,在这个对仗句中“江花”对“江水”有些奇怪。如果“江花”指真正的花,用“日出牡丹红胜火”之类岂不更好?我认为这里作者是要突出“江”的不同凡响。“水绿如蓝”说的是江水;同样地“花红胜火”也应该出自于江,而不是指江以外的花卉。
宋雨:你这样说确实有你的道理。江南如此美好,于是作者用“能不忆江南”这个反诘句结束全词。强调他对江南景色的无比怀念。词虽结束,但余音袅袅,加之小词短短27个字,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这个时候,第二、第三首就呼之欲出、求之不得了。
唐风:“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 作者开始具体写他十几年前做江南地方官的第一站。把“忆”字倒装,是因为照顾词的平仄格律,即第三个字必须是仄声。同上首一样,对偶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作者关于杭州的最难忘的的两段记忆。
宋雨:然而,直到最近把这两句彻底“弄通”之前,我过去二、三十年心中都是有疑团的。首先,观钱塘江大潮是杭州秋日的民间盛事,这个没问题。但杭州有那么多景观,白居易却选出在月夜里,去山上寺庙闻桂花这件事情,格局是不是小了一点?
唐风:其实是大多数读者未能理解白居易的境界和手笔,他是把“山寺月中寻桂子”作为典故来用的。初唐诗人宋之问在他的《灵隐寺》中写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这里“寻桂子”,隐含了游览杭州著名寺庙灵隐寺、中秋赏月、品味月中桂子神话传说等诸多内容。而且据记载,当年灵隐寺中的确种植了许多桂花树,到中秋时节香气沁人心脾。
宋雨:“郡亭枕上”更是让我疑惑。去查“郡亭”,得到的结果大多是“疑指杭州城东楼”。中秋观潮是盛事,白市长到城东的亭子里跟老百姓同游,这种与民同乐的做法很好。但是“枕上”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让下属搬个床或大躺椅过去,显示一下官老爷的派头?
唐风:如今出版的大部分书籍对此都语焉不详,蒙混过关。其实,“郡亭”是指杭州刺史衙门里的虚白亭。杭州在隋朝称余杭郡,所以白居易简称该亭为“郡亭”。他至少还在其他两首诗中提到过虚白亭。在《赠卢绩》中他写道“余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在《郡亭》中他说“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宋雨:哦,原来这亭子就在他的官邸里面,怪不得他可以自由自在。看他上面的第二首诗,好像亭子就在海塘(挡潮堤坝)边上,可以一边宴客,一边观潮。没有客人的时候躺着也可以看。如此方便、惬意,难怪他十几年后还念叨“何日更重游”呢。
唐风:我查阅了有关地理学考证,原来唐代的钱塘江海塘在今天杭州的江城路一线,刺史的官邸就在海塘边上,因此他在卧榻或躺椅上观潮完全可能。一千多年来,杭州江干地区泥沙淤积,海塘东移了一公里以上,这也算是沧海变桑田吧。
宋雨:组词的第三首歌咏苏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苏州位于古代吴国的中心区域,“吴宫”指大约2600年前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坐落在在苏州西南的灵岩山上。这一首题材变了,是写姑苏城的美酒和佳人。“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描述了作者在吴宫里一边品着吴地出产的美酒,一边观赏吴姬翩翩起舞的场景。“竹叶”是酒的名字,但我不认同有人说它指竹叶青酒,因为竹叶青出产于山西,非吴地酒。吴娃这里泛指江南美女,王勃的《采莲赋》中有“吴娃越艳,郑婉秦妍。”
唐风:我甚至怀疑那个酒的名字就叫“竹叶春”,名称倒装为了与下句“醉芙蓉”对仗。自古以来以“春”为名的酒非常多,唐朝诗文中就记载了蓬莱春、洞庭春、玉壶春等等;而今天剑南春、五粮春、景阳春等酒名也是人们所熟知的。“芙蓉”是形容舞伎美丽迷人。白居易与荷花有缘,且特别喜爱荷花,这个我们在欣赏他的《池上》时已经详细介绍了。这里“醉”字用得很传神,女孩子舞跳得热了,面庞红扑扑的,如醉酒一般。
宋雨:了解第三首词的人较少,许多选本都不选它。有些词评说它在思想境界上不及前两首,刻画歌舞伎格调不高。特别是词的最后还来一句“早晚复相逢?”语言似不够庄重。甚至有人说第三首影响了组词总体的艺术价值,你觉得呢?
唐风:这是一首小词,总不能写白市长带领乡亲们修路筑堤吧?写舞姬反映的也是文化和风土人情。它与前两首题材不同,但我认为同样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三首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如果硬说这第三首“有问题”,那么柳永、秦观、晏几道、周邦彦的词还能读吗?至于“早晚复相逢”一句,它与“何日更重游”完全是一个意思,不过是为避免词语重复和照顾押韵而作了一些调整。不能乱扣帽子!
宋雨:要说“不庄重”,白居易也用不着在离开苏州11年后在写词的时候流露出来。白居易自50岁左右开始“放飞自我”,蓄养家妓。他这方面的私生活受到一些后人的批评。他后来最喜欢的小蛮、樊素等女子也是他在杭州或苏州期间选中的,而且写此词时两人都还跟着他。我觉得他的第三首是怀念姑苏城里富庶的生活和文化氛围,其题材和表现方式与格调无关。
唐风:这三首组词内容环环相扣,作者抚今追昔、心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对仗句都选出最典型的事件和场景显示江南的美好。结尾用问句希望昨日的美好能够重回眼前。第二、三首主要反映苏杭两地的景色与人文,而第一首则涵盖了作者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江南生活的感受。组词一共仅81字,却包括多个层面,意境美妙深远。
宋雨:这首词写于白居易功成名就的晚年,回忆之中也显示了作者江南经历的惬意。白居易在《吴郡诗石记》说在贞元初年,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房孺复为杭州刺史。“时予始年十四、五,旅二郡,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翌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结果呢,两地的刺史他都当了,何等的自豪!
唐风:今天我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般认为此说法来自南宋范成大的“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苏州排在杭州前面,这反映了当时苏杭二州的地位。杭州在唐代虽已被称为大郡,但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如苏州,直到200年以后的北宋,两者才逐渐接近,而到了南宋,杭州更是成为都城临安。如今,两座城市依然是中国大陆城市中的明星和GDP的10强(苏州略高于杭州)。然而在白居易的心目中,杭州的地位似乎是高于苏州的,是不是这样?
宋雨:从《忆江南》的措辞中,我们看出在他的心目中杭州应该是在苏州之上的。白居易曾经有诗比较苏州、杭州和湖州:“霅溪(湖州)殊冷僻,茂苑(苏州)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可见杭州是白居易心目中最佳的江南城市,而且给出了明确的原因,即市井与山水俱佳。
唐风:最后我们再说一点题外话:白居易积对江南40的感情写下了《忆江南三首》,他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既然江南那么好,白居易有没有考虑过到江南去安度晚年呢?
宋雨:我没有发现任何白居易有意在南方安度晚年的记载。在他卸任杭州刺史和出任苏州刺史之间,有大约一年时间。恰在这段时间里,他在洛阳购买了已故散骑常侍杨凭的旧居,并加以扩建改造,成为一片占地近20亩,有大片水面的园林。这就是他后来诗中经常称的“池上”。白居易是北方人,也许他觉得靠近家乡无论从气候还是生活习惯方面,甚至方言都让他适应许多。
唐风:我认为,白居易不考虑江南做为他安度晚年的地方,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中隐”思想。这一点我们在赏析《池上》一诗时已有比较多的分析。简而言之,他认为“大隐”离权力中心太近,在中唐复杂的政治生态下难免危险;而居于民间的“小隐”过于卑微而贫困。所以他选择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隐”。他认为在东都洛阳做俸禄丰厚的闲职高官,对他来说最为理想。
宋雨:白居易从来不愿离权力中心太远。长安与洛阳相距800余里,大道畅通,30里一个驿站,像他这种高官坐着马车带着仆人,10天之内到达,一路上并不受累,必要的往返不是大问题。而当年他从长安去杭州,走走停停,路上花了近三个月。这种永久的“外放”与他所说的“小隐”无异,他是不会考虑的。况且朝廷也不大可能在江南给它一个类似太子少傅那样的高薪闲职。
唐风:人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白居易中年以后凭借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尽可能做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在为官时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他晚年有一次回忆翰林旧事时说“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意思是当年跟他的几位同僚都当过宰相了,只有自己还是“渔翁”。表面上豁达,实则耿耿于怀。他有宰相之才却未能拜相,这或既是他选择中隐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其实,在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曾想起过元老白居易,考虑钦点他为宰相。可惜白居易已到垂垂暮年(时年69岁),患风痹致左腿残疾,武宗只好作罢。若是早三年钦点,白居易的仕途可能就圆满了。
我的其它文章
No post found!